
棉紡廠陷“生產越多虧損越大”困境,高溫假背后藏行業生存危機
發布時間:2025-08-19
機器停止轟鳴,車間高溫假一放就是40天。中小棉紡廠正經歷比疫情更難的“苦夏”,成本、庫存、銷售三重壓力迫使過半企業選擇停產求生。
“放假時間比往年提前,假期也更長。”華東地區一家棉紡廠負責人指著空蕩的車間無奈道。他的工廠已放假近一個月,這是建廠十五年來的首次超長高溫假。在以往,七月是紡織行業傳統淡季,但今年情況格外嚴峻。調查顯示,某地區超過50%的中小棉紡廠選擇放高溫假,時間從半個月至40天不等,覆蓋了整個生產淡季。
三重壓力,棉紡廠陷全行業虧損困局
棉紡廠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。原棉成本大幅上升成為第一重壓力。新疆棉到廠價一個月內最高上漲近800元/噸,漲幅驚人。“現在買棉就像炒股,價格一天一個樣,根本不敢大量進貨。”山東一家中型紡企采購經理表示,現金流緊張讓原料采購變得格外謹慎。棉紗銷售持續低迷構成第二重壓力。進入淡季后,棉紗價格停滯不前,即使皮棉價格上漲也難以傳導至下游產品。“價格漲不動,客戶一聽漲價就直接取消訂單。”庫存積壓嚴重成為第三重壓力。某棉紡廠產品庫存已接近2個月產量,大量流動資金被占用。“倉庫堆滿了,資金鏈快斷了,”一位老板焦慮地說,“現在是真的‘生產越多,虧損越大’。”
外部挑戰,全球市場格局劇變帶來沖擊
國際環境的變化讓棉紡企業雪上加霜。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紡織供應鏈造成沖擊,不僅影響對美出口企業,連做內貿和其他市場業務的企業也受到波及。“關稅增加了10%-15%的成本,客戶直接要求我們消化這部分漲幅,否則就轉單。”一位外貿企業負責人表示,這幾乎吃掉了全部利潤。紅海危機推高航運成本并延長運輸時間。“繞道好望角讓運輸時間增加了15天,意味著應收賬款周期延長半個月,對現金流是巨大考驗。”東南亞競爭加劇正在改變全球紡織格局。越南、孟加拉等國不再滿足于簡單代工,開始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。“我們的優勢正在縮小,而他們的成本優勢明顯。”
突破之路,轉型升級已非選擇題而是必答題
面對嚴峻形勢,紡織企業轉型升級已刻不容緩。向精細化、智能化運營轉變成為生存必經之路。“數字化改造不是可選項,而是必選項。”浙江一家完成智能化改造的企業負責人表示,“改造后用工減少40%,能耗降低25%,現在能接小批量高附加值訂單。”挖掘內需市場潛力成為新方向。“外貿訂單減少,我們轉向開發國內市場需求,特別是功能性紡織品和綠色環保產品。”江蘇一家紡織企業市場總監介紹。打造自主品牌提升附加值。“貼牌加工利潤只有5-8%,自有品牌毛利率可達30%以上。”品牌建設已成為企業突破困局的關鍵抓手。
全球紡織業格局重塑加速,越南前7個月紡織品出口增長7.2%,孟加拉成衣出口增長10.5%。國內1-7月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零售額同比增長6.8%,網上穿類商品零售增長11.5%,內需市場仍具韌性。“現在不是熬過淡季就能好轉的問題,而是行業根本邏輯已經改變。”一位行業專家指出,“要么轉型,要么淘汰,沒有中間路線。”中小棉紡廠的高溫假,或許正是中國紡織業涅槃重生的開始。
資料來源:全球紡織網
- 經緯新聞
- 行業新聞
- 國資要聞
- 用戶體驗
- 經緯品說
- 一月
- 二月
- 三月
- 四月
- 五月
- 六月
- 七月
- 八月
- 九月
- 十月
- 十一月
- 十二月
電話: 8610-84534078 | |
傳真: 8610-84534135 | |
地址: 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永昌中路8號 |
